首页 信托固收文章正文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奉节三峡拆迁)

信托固收 2023年03月28日 23:55 169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简述三峡库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如耕地被淹、文物古迹搬迁、水生生物繁殖条件等;二是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不利影响,如库区水土流失和人地矛盾问题,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改造中、低产坡耕地来实现;三是影响小,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将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总之,应因情施策,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0-11-09在重庆市奉节县注册成立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的有限责任公司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注册地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西部新区胡家社区2组(县府2楼)。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00236563495190F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企业法人李表海,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从事项目投资业务(不得从事金融业务);项目融资;工程建设规划管理;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建材销售;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限奉节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授权范围内);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场地租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场地租赁[以上范围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而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在重庆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61177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3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关于环保的论文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卓吉华

重庆农村环境问题同全国一样令人堪忧,传统

粗放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

最大约束。特别是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

用,禽兽和水产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

水以及乡镇企业污染,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

环境和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所有这些问题,都务必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

解决。

一、重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较为严重。据调查,

全市畜禽养殖规模换算成生猪当量约3570万头,其

中,猪年出栏近2000万头,家禽年出栏2.38亿只。

年产畜禽粪尿总量近7500万吨,进入水体的COD

(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和TP(总磷)分别为

22.4万吨、2.48万吨和1.35万吨,其中畜禽粪尿产

生的COD(化学需氧量)污染负荷与全市工业和生

活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相当。2005年

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所有34个监测项目中,只有粪

大肠菌群、石油类和总磷3项超标,其中粪大肠菌

群超标率为90.9%,石油类和总磷仅在个别断面出

现超标。目前,畜禽养殖污染在梁滩河、花溪河等

已大大超过流域内城镇生活废水的污染负荷,成为

这些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肥水网箱、网拦养

鱼造成水质下降,并在局部地区超过水环境容量,

导致水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农村环境质

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二)农药、化肥污染比较突出。大量农药、

化肥不合理施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旧农膜

等农业废物污染,造成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2004年全市化肥施用量63.3万吨,化肥的增加率远

高于粮食的增产率;农药施用量2837吨(其中杀虫

类和杀菌剂占94.2%),农用薄膜使用量2.53万吨。

其中,氮肥施用量为220公斤/公顷,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每年约2700吨废旧农膜残留于耕地中。此

外,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范围也已由过去的城

郊区域扩展到农村地区。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全市农村

饮用水安全人口1082.11万人,仅占农村饮水总人

口的44.65%。水质超标和水质污染导致饮水不安

全人口高达599.11万人、337万人,其中32.08万人

饮用高氟水,27.1万人饮用苦咸水,饮用铁锰及硬

度超标人口168.39万人,饮用硫酸盐超标人口32.12

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220,63万人,用水

量不达标人口249.8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低人口

271.63万人,无供水设施人口806.56万人。饮用水

不安全,使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甲型肝炎

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村成为肝病、结

石、皮肤病的高发地区。

(四)农村环境卫生差,垃圾、生活污水污染

突出。居住环境没有实行人畜分离,没有统一的垃

圾堆放点和处理场所,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垃

圾、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农村居民的集聚发展,环

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

展。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单位投资

和运行费用高,无法维持正常运行,特别是三峡库

区区县多为国家级贫困县,建设污水处理厂,“建

不起、更用不起”的矛盾十分突出。

(五)乡镇企业环境污染较为普遍。乡镇企业

集中程度低,技术落后,大多数缺乏环保处理设

施,规模效益差,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

染。根据对三峡库区和渝西地区18个小城镇调查,

其企业类型主要是煤矿、水泥、机砖、铸造、皮

革、农副产品加工等资源利用型,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十分严重。

(六)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水土流失严重。森

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林种和林龄结构

不合理,退耕还林政策中经济林比例较低,林地生

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56万

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43.3%,年土壤侵蚀总量为

1.34亿吨,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达1.0亿吨。水土流

失加速了土地退化和“石漠化”。仅渝东南地区石

漠化面积3125平方公里,占渝东南地区幅员面积的

8.02%,加重了旱灾的发生率。

(七)生物多样性受到较大威胁。农村人口增

加,人地矛盾突出,加大了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

坏;使用农药以及大量污染物排放,不少物种的栖息

地发生剧烈改变,使生态脆弱区域的物种受到威胁,

不少资源逐渐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消失绝迹。而环境

的改变,又为外来入侵种的生存和扩展提供了空间。

(八)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工程建设加剧农村

生态破坏。一方面,地表失稳、地表水资源失衡、

水质污染,水土流失与泥石流,以及土地资源的理

化结构和生产力造成的严重破坏等。另一方面,公

路建设环保措施不到位,造成局部区域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二、重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基础条件差,

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低,粗放型经济发展

模式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全市农业人口多,人均

收入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48%,自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我发展能力弱;全市平均垦殖率31%,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9%的一倍多,不利的自然环

境条件加大了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

二是农村环境保护缺乏充足资金投入和政策支

持。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社会整体投入不足,

大多数乡镇没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

水直接排入河沟,生活垃圾直接露天堆放,特别是

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缺乏投资渠道,政策

上缺乏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加上农村环境保护是

公益性强、回报率低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

力,而库区多为国家级贫困县,无力投入大量资金

用于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难度大。农村环境问

题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困难。农

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许多农村地

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如养殖污染、面源

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立法处于空白,现行法律法

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境问题的解

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有的管理体制很难对农村

环境实施有效管理,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保管理机

构和队伍。

四是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和社会关注度不够。

由于没有适当的法律、相应政策和机制帮助农民减

轻农村环境污染,现有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制

度很难延伸到农村、农业和农村居民。农业产业发

展只注重数量的扩张,不考虑环境容量,忽视产业

结构不合理以及过量增长也必然带来环境问题。加

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不够,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强,

对污染的防范能力明显较弱。

三、对策与建议

重庆农村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

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也对库区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果这些问题

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库区移民的稳定和

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在西部地

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开

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重

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农村生态安全和环保教

育,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及

年度计划,牢固树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

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

的思想。要把环境与健康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帮

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

其危害,唤起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城乡发展统筹,加大对三峡库区产

业发展指导。帮助破解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环境

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解

决库区产业空虚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库区农民发展

生态经济,切实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鼓励库区发

展传统中草药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帮助

发展库区环湖自行车赛、登山等一批体育与休闲产

业,推动库区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工业

项目。调整现有产业发展政策,如退耕还林中适当

增加经济林比例。

(三)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农村环

保新机制。国家已实施的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农村沼气建设、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等项目为

重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

议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小

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重点开展一批农村环保工

程建设,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保护饮用水源,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城市反哺农村思

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引

导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建议将三峡

库区列为全国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地区,以及国家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的重点地区,重点

解决三峡库区农村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小城镇

生活污染问题。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建立健全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构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

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对土

壤、水环境、农产品安全等监控,开展减轻面源污

染的科学研究和完善有关技术支撑。整合部门资

源,建立由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建

设、市政、卫生等部门分工合作的协调机制。基于

重庆在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和库区农

村环保基础条件较差实际情况,建议加强库区农村

环保能力建设,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系。

(五)加强对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全面指导。

小城镇生活污染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

重要内容,也是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必然要求。

建议根据小城镇污染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对农村

环保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研究污染防治对策;并

尽快制定出台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的标准,推荐一

批符合小城镇实际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技

术,确保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是:建得

起、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的先进而

又实用环境保护工程。

(六)加快农村环保法规和政策建设,建立长

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畜禽和水产养殖污

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

准和管理规章,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

例》的立法进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

新的环保政策与相关要求,包括制定有机肥生产、

使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鉴

于三峡库区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

下游防洪与生态安全、南北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具

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面临移民安置和维护

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建议国家按照“谁利

用谁补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长江流域生

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负责信息、宣传、政务公开、信访、安全保密、办公自动化等工作。承担督查各处室对委领导决定或交办事项的执行情况。负责系统外事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财务、国有资产监管工作。

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统筹办综合改革处)

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编制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参与拟订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并协调实施。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统筹办改革试点处

协调推进改革总体方案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负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负责审核统筹城乡重点项目;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国际合作。

统筹办改革信息处

牵头推进统筹城乡改革监督考核;负责对外宣传和信息工作;负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培训工作;协调推进统筹城乡部市合作;参与指导、协调区县统筹城乡改革试验。

国民经济综合处

综合分析市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开展宏观调控政策评估,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建议。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开展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组织拟订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负责科学发展评价考核。

发展规划处(西部办)

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提出城镇化战略和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指导协调区县(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

政策法规处

组织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起草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审核其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他法规规章草案和拟发文件中的有关条款并提出修改意见。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制定系统普法规划,组织法制宣传教育。负责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承担有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地区经济处(重庆市区县经济发展办公室、重庆市以工代赈办公室)

研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指导区县(自治县)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协调推进“一圈两翼”对口帮扶工作。编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规划并协调组织实施。协调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安排意见,参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相关规划编制,参与编制移民工作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参与开发区的设立审批、政策协调工作。参与制定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处(重庆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

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拟订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措施。负责编制政府投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年度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安排和平衡。负责审批(核准)权限以内或转报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负责重点建设项目概算审查。参与建筑工程定额标准的制定。会同拟订建筑业、房地产业、轨道交通、市政设施、保障性住房等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按权限审核、转报市政设施、口岸设施、轨道交通、政法单位和党政群团项目。起草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有关法规规章草案,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修订投资核准目录的建议。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

资金平衡处(重庆市重点建设资金筹集办公室)

研究分析全社会资金平衡。分析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融资体制改革并提出政策建议。统筹金融、保险、证券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负责提出政府投资中长期资金平衡计划和重大融资方案及贷款贴息。负责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建议、资金筹措和综合管理,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负责企业债券发行和监管等工作,牵头推进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等股权融资的发展及制度建设,负责创投企业的备案管理。

招投标管理处(重庆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指导协调和综合监督招投标工作。组织拟订招投标综合性政策和必须招标项目的具体范围、规模标准。指定全市招标公告的发布媒介,监督招标公告发布。核准必须进行招标的基建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改项目的招标方式以及国家出资项目的招标范围。组建和管理综合评标专家库。对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有关招投标活动的投诉举报。

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办公室)

组织拟订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发展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政策。承担全口径外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组织拟(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审核、转报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重大项目。负责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资金的使用。承担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项目的指导和监管工作。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融资、BOT 等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核和报批工作。参与引进国外(境外)智力工作。

经济合作处

综合研究区域经济合作和利用内资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区域经济合作和利用内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组织协调区域经济合作,指导区县(自治县)开展毗邻经济合作。承担招商引资项目宏观管理和协调工作,协调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和利用内资项目统计工作。对外发布招商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推介、招商洽谈活动,承担招商政策宣传及咨询服务工作。

农村经济处

综合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组织拟订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统筹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提出农业、林业、水利、气象重大项目布局建议,按权限审核、转报重大项目并协调组织实施。综合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项目建设资金。

工业处

综合分析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工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提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组织协调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按权限审核、转报工业投资项目。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统筹协调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技术产业处(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办公室)

综合分析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态势,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产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统筹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组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组织拟定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衔接平衡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和邮政业等行业规划和政策,监测分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组织编报和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信息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发展计划。推动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形成。协调推进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组织拟订和实施市级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参与科技投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的综合平衡工作,组织推动自主创新基础能力规划建设。

经贸流通处

综合分析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布局建议,按权限审核、转报重大项目并协调组织实施。编制并监督实施重要商品总量、重要生产资料平衡和政府储备计划,组织申报和实施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进口配额,提出调控政策。监测、分析国内外市场和对外贸易运行情况,提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监测市场物价运行情况,监控物价总水平,参与价格调控工作。承担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重庆市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能源处

综合分析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能源节约和能源开发问题,拟订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起草有关能源法规、规章和能源体制改革方案。预测和平衡能源供求总量。开展区域能源战略合作。按规定权限核准、审核重大能源投资项目,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参与协调能源产品价格的调整和执行。指导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科技进步。协调实施能源重大示范工程。指导协调农村能源发展工作。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承担市电力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核电项目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交通处

综合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问题。参与拟订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负责统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提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及城市公共交通等重大项目布局建议,按权限审核、转报重大项目并协调组织实施。综合平衡交通项目建设资金。承担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航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社会发展处

综合研究和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统筹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卫生、体育、民政、旅游、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发展规划、计划、政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提出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建议,综合平衡社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按权限审核、转报重大项目并协调组织实施。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处

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生态建设、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及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有关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和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权限审批(核准)、转报有关项目并协调组织实施。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协调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人事处

承担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干部培训、统战侨务工作。

经济动员办公室(重庆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

组织拟订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协调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建设。

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重庆市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

组织开展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稽察;跟踪检查相关行业和区县(自治县)贯彻执行国家投资政策和规定情况;组织开展对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安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问题,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油气办

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油气战略意图、决定、部署及各项政策,研究提出重庆炼油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措施,负责做好与中国石油集团在重庆油气项目的衔接工作。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指导所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1、前 言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的重点开发地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船队直达重庆。三峡库区的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三峡工程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撑能力为基础。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的综合整治,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2、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热资源丰富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占总面积的4.3%。三峡库区行政区域指三峡水库涉及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个县和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市三区、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市二区、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和重庆市近效七区和江津市16个县区,共20个县市,土地面积5.4万km2,人口1 966.44万人(2000年)。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三峡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5~19℃,大于10℃积温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 000亿m3。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 W。水资源开发潜力大。

(3)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林、果、土特产品优势。重庆库区森林覆盖率为21.8%,湖北库区为32.9%。库区经济植物超过2 000种,其中药用植物1 000余种。柑桔生产规模大,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桔产业带,2000年柑桔种植面积达28 331hm2,总产量24.55万t。其它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驰名中外。

(4)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本区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丽。有闻名遐尔的长江三峡、圈椅淌原始森林、龙门河森林公园、高岚河、神农溪等自然风光;亦有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鬼城等人文景观。三峡工程建成后,库水延伸可辟更多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开发展示更广阔空间。

2.2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三峡库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1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库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 875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1 868元,比上年增长2.5%。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库区建材、矿产开采和化工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建材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3 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监测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除个别断面外,各断面年度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库区城市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总体水质良好,平水期较差。据主要城市江段16个断面统计: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类水质江段占56.3%,Ⅲ类水质江段占26%,Ⅳ类水质江段占18.8%,水质Ⅳ类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城市江段岸边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约为27.55km,宽约2~120m,其中严重超标污染带总长约7.81km,宽2~45m。重庆江段的超标污染带长约5.5km,占库区超标污染带总长的70%。

3、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压力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奉节三峡拆迁)

3.1 主要机遇

3.1.1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的长期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的增长方式从忽视环境,甚至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教兴国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超负荷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人力素质的集约经营模式。两大战略实施,不仅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加快基础建设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三峡库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大批水电能源、西电东送、高速公路、铁路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技术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资源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发展环保产业,逐步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全过程的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 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有力推动三峡库区产业开发和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环境政策和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三峡库区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将会明显提高。《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已于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初步测算库区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间投资达244亿元,规划的实施将极大改变水污染状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3.1.4 三峡工程将大大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峡工程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在整体上对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为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设还直接为库区发展各类市场,改善投资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2 面临的环境压力

(1)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加剧。三峡水库淹没、人口增长将对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三峡库区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近几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任务紧迫。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环保基础设施的滞后矛盾日益突出。库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岸边随意排放,处理率低。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双重压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带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急剧上升。

(3)水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亟待加强治理。2000年三峡库区废水排放量为11亿t,长江干、支流水体污染日趋加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乌江和其它次级河流,受水库回水顶托影响,河口江段污染将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坚持不懈地努力。由于乱砍伐森林和毁林开荒,森林植被减少。2000年库区水土流失面积3.58万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进入江河,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进入新世纪,三峡库区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峡工程进入攻坚阶段,2003年初期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2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1 推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妥善安置农村移民,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峡水库涉及农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万人,淹没耕地1.68万hm2、园地0.72万hm2。农村移民采取了种植业安置为主,结合养殖、二、三产业安置、养老金安置和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促进库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农业。主要措施是:

4.1.1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林移民安置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将环境保护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结合,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053~0.67hm2稳产高产农田,0.02~0.033hm2经果林,使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大于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小于25°的16万hm2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措施,使农田生态改善,逐步实现库区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4.1.2 科学施用化肥,采用绿色肥料,发展生物农药2000年,库区化肥按纯量计算,施用总量15.37万t,农药折纯使用量为765.7t。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成为长江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结构,鼓励综合使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菌肥料、叶面肥料等绿色肥料;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工厂化无土裁培车间,推广无公害综合性农作物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广压低害虫基数、保护害虫天敌和科学施用农药的综合技术,完善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法规、标准,保证农药使用的环境完全。

4.1.3 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三峡农村移民规划二、三产业项目768个,安置移民7.86万人。为了使库区乡镇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强化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整治。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又无力治理的小型落后生产点和企业应依法取缔或责令关闭。现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名特优产品,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并延伸生态农业;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总体上削减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护区和三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范围内不得兴建有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鼓励扶持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为预防和整治环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证。

4.1.4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生态农业出现良好势头。2000年以来,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继续开展了地下地膜截水墙试验、坡耕地粮经复合垄作模式构建试验、裸岩石砾地开发利用试验、陡坡地生物篱农业技术模式构建试验,优良作物、蔬菜、经济果木、药材及引种试验等;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开展了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坡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经济作物合理施肥,库区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等研究。这些成果应大力推广,促进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发展。

4.2 结合城市和县城迁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三峡水库淹没涉及2座城市、11座县城。淹没线以下城集镇49.88万人,其中城市和县城迁移线下总人口达39.55万人。库区应结合城镇迁建,对所有城市、县城进行统一规划,使城市(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库区进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区环境规划,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新老城区应进行统一环境规划。要保证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与这些规划相互协调、同步实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护供水水源。要编制完善水功能区划,加强水源保护;提倡城市节水,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城市绿化,防治大气污染。到2010年,库区城市和县城气化率将达到85%,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城镇要按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落实迁建区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居民区绿化、工业区绿化、城市防护林带和护岸林带建设,有效控制城镇扬尘。

(4)加强环境噪声防治。对产生较大噪声的工厂企业,在迁建时应增强其隔音减噪能力,对产生较大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消音和减噪处理。城镇迁建中要改善道路条件,改善车辆运行状况,控制交通噪3声污染。

(5)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三峡地区历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体废物较多,应结合库底清理和城市迁建进行妥善处理处置。

4.3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为保护三峡自然生态要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强支流的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为保护库区生物多样性,在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规划中,已拟定建设宜昌市天宝山森林公园、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巫山小三峡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三峡库区已建立陆生植物物种资源保护站,开展了龙门河地区气象、物种多样性、固定样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1995~2000年,相继进行了优质果树、观赏花卉、资源植物的引种繁殖示范试验。珍稀濒危植物保存达到47种。此外,在巫山地段进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试验,已可满足保存该物种需要。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站保存了库区31个濒危植物物种,为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奠定了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制止捕杀或采挖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生态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农林面源污染治理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方面的示范推动作用。力争在三峡库区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建成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精品示范工程。已建成的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已起到良好生态示范作用。今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试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更新,形成滚动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4)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库区因森林乱砍滥伐的坡地,迁建施工,矿山、建材资源开发采掘废弃的土地,应结合区域环境与发展规划、移民迁建安置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实施改土造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以发展森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态得以恢复,环境得以改善。

4.4 综合防治库区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三峡库区水环境状况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为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库区水环境安全,必须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所规划的总目标是:

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整体上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治理目标,要求库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工业废水COD排放量削减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为实现这项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以下措施和任务: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库区所有市县(区)和沿江建制镇、影响区所有城市和县城所在镇、上游区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要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规模。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必须配套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统。

(2)抓紧治理城镇生活垃圾。为确保库区的水质安全,有关城市、建制镇必须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库垃圾必须做到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与一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分开处理。

(3)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认真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坚决关停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主线,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进步,实现工业污染物全面达标,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三峡库区上游的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和入库泥沙量。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应综合利用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动源污染。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河流通航3 000km,各类运输船舶9 000余艘,年产生垃圾4.2万t,生活污水约1 500万t,含油废水100万t。特别是200艘危险化学品运输船,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库区水质安全。为保护库区水环境,要配套建设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辅助设施,实施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学危险船舶洗舱基地工程。

早就听说秭归要搞生态移民,而且都登记了,请问一下,什么时候移民,对象是哪些,移民到什么地方?

三峡库区生态移民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的意义和目的。生态移民规划研究。对策:加强政策研究,按照生态移民的法律,及时的规划和设计,促进执行工作,注意资源的整合,各种来源的资金,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创建舆论环境,健全的组织机构,强化管理责任,科技帮扶发展,促进稳定致富。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移民规划研究;

三峡生态移民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的意义和目的1992年,“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为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适当的人口政策。”同时,对1982年大会的联合国宣言“也指出:”由于人类活动退化的地区,应恢复其自然潜力并符合受影响人口的目的。

生态移民移民为了保护特殊的生态或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维修,也指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帮助当地人民作为一个整体条件差的地方迁出的移民。

在三峡工程5000多公里的库周(规划库周绿化带2000多公里),库周前,大坝蓄水175米水位加2米风浪线,然后20年的情况下,回水线之间的第一个分水岭脊线,除了三峡搬迁和建设的城集镇,工矿企业和可靠的农村移民后,一些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或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的区域。更多贫困县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差的地方,在库区,一些人会少资源贫乏,经济落后,水土流失严重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恶化。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以下简称为“生态移民”),以保护长江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水环境和水的质量和安全的三峡库区移民。生态移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屏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三峡库区,战略措施,以确保水环境和水质量和安全的三峡库区贫困山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空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实施,三峡库区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转移不适合人口密集的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的居民迁移到生产,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地区,以解决穷人的生活条件的恶劣环境下,农民的贫困和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出路。生态移民解决三峡库区人口超载和自然环境条件,灵敏,快速增长的移民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标准,并在三峡库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促进移民,经济,社会,环境,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在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和水的质量和安全,库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提高生态移民工作,必须立足于三峡工程水库管理规划方案,以及重庆市,湖北省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及时规划和研究工作开展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

2.1规划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1指导思想

遵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和在库区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三峡工程?水资源的目的,库区的环境和水质,以确保安全使用的想法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有效地协调发展,移民,扶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重视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坚持以生态移民和生态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引导群众自愿的政府,以帮助有关各方,稳步,务实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一步一步的实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库区移民贫困,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努力促进全面建设的三峡库区小康社会的步伐。

2.1.2基本原理,市场引导的原则

⑴。生态移民,以市场为基础,政府的帮助指导下,补充。

⑵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生态移民必须始终坚持以群众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

⑶原则,政府的帮助。实施生态移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和协调,在政策,有利于充分发挥领导角色的作用,帮助政府生态移民。

⑷资本融资从多边原理。生态移民资金,多方筹措资金,落实国家补助,地方配套有利于地区的生态补偿群众自筹相结合,实现多模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资本投资。

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实施生态移民,不从实际出发搞一个统一的模式,务实的,以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劳动,教育和其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他形式的位置,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意愿。

⑹统筹安排,安全政策的原则。生态移民充分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确保生态移民工作的逐步实施,稳步推进。

⑺生态移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移民区和种植树木,草,结合不同的治理措施,为保护流域天然森林资源,土地和水的治理,地质灾害治理,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并努力实现人口甩负荷生态环境和多目标。原则

⑻属地管理。生态移民必须实施结算,属地管理,以确保生态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有序的放置稳定性。

范围的2.2生态移民和对象

2.2.1生态移民

根据三峡水库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在库区和水库的水质和安全,水资源和环境的安全,三峡库区的20个县,市库周淹没线的第一个分水岭脊线范围内的生态移民。

2.2.2生态移民对象

(1)国家规划,三峡库区300米范围内的5年一遇的大坝175米水位访问前回水线上斜坡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区,移民安置区之间,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区的?农村村民并不认为,考虑到只有5及以下的散居农户的养殖园面积人均不足0.7亩,穷人优质的农田水利不配套的村民。

⑵库周生态屏障与一些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第一个分水岭,是极其恶劣的:首先,房屋结构,人均面积,生产条件差,人均农业角落少超过1亩,水利不完整;村民的孩子在小学超过三公里,医生超过5公里的村民。成为

⑶水库蓄水岛,不包括在搬迁的村民在库区规划岛,与贫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⑷库区少数质量较差的农村移民安置后。人均农业花园在0.3亩,土地质量差,难以支持水利,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显着下降,二次搬迁。

2.3生态移民和移民安置规划

2.3.1几年的规划和目标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在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我们的能力,协调的原则与“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庆,湖北,生态移民建设规划2007-2010年,共四年积累的经验。 /力争经过四年的努力,生态移民规划的基本搬迁完成后,库区的生态环境显着改善,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循环,显著提高移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的整体素质,初步形成镇三峡库区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经济繁荣城镇和农村结构体系,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2.3.2规划生态移民人口来计算

库区生态移民的数量计算的三峡库区洪水移民搬迁后,在必要安排生产出路,农村村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供养人口计算,通过计算的三峡库区生态移民生产安置的人口,并考虑自然增长的人口,每年人口增长率的12%1000。区规划安置人口20万人。:在水库库区生态屏障,色散区域为村民生活生态移民80,000人,30,000生态移民搬迁岛农民,需要依靠农业安置,区二次搬迁的移民人数1.5万人,图书馆的生态屏障的生态需求的移民人数7.5万人的第一个分水岭。

2.4的移民选择和放置模式 BR /

2.4.1安置选择

2.4.1.1位置的选择原则

⑴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整,安全丰富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

⑵安置容量的功能转换或专业色带;

⑶就业安置能力或潜力在小城镇集镇。

2.4 .1.2结算的首选

(1)重庆库区吗?长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重庆市,湖北省水库夷陵区和其他区,县的生态农业安置移民主要采取本地安置和在全县各乡镇范围内交换位置。

库区的重庆武隆,涪陵,丰都,忠县,石柱,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无锡等县的生态农业安置移民?在重庆市附近的安置主要采取水库在湖北秭归,兴山,巴东县的生态农业安置移民的安置在湖北省农业

⑵城六区重庆市生态移民安置的最初期限在江津,合川,铜梁,垫江,梁平,永川,在湖北省和生态移民初步的草埠湖,江汉平原国营农场的农业安置的地方。

⑶在重庆市外生态移民农业安置,推荐的协调国务院,被放置在受益三峡工程的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上海和其他七个省份的城市,国营农场或农村。BR / ⑷摄入重庆市,湖北省,安排就业能力或潜力安置在小城镇集镇。

⑸计划有序组织了大量的生态移民劳务输出到沿海和沿江地区安置。

2.4.2安置模式

2.4.2.1农业安置

农业安置主要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搬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BR / ⑴集中安置

①农村居民点建设。征用,出租,互换,如土地,土地承包生态移民业务,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移民的权利长期稳定的运行。

②放置在国有农业企业。国有农林牧场和农垦系统企业占地面积的土地产权属于国家,以方便安置生态移民。

③“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国家征用或租赁土地承包到企业,企业发展和建立生产基地,生态移民安置基地。

计划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国家发展企业的一个集中安置约50,000

生态移民分散安置采取插花分散安置。国家通过征用,出租,转让,如土地,土地承包长期的商业生态移民。

淹没的在三峡库区特点和淹没区,县在库区夷陵区,湖北省和重庆市长寿区需要搬迁的生态移民,在原则上,将各县作为一个单元,实现后靠安置的地方,尽可能多,选择平坦,交通便利,人口较少的农田移民的原行政村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家园。

计划分散安置的有关30,000。

⑶安置

农民,以及库区的?生态屏障带和第一分水岭脊线剩下的需要较少生态移民孤岛,山体滑坡避免农民由国务院协调,它的位置有利于长江三峡工程在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等七省市国营农场或农村地区。

计划安置40000人

2.4.2.2 23行业布局

有一个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30岁以下的在生态移民后,相关的职业培训或技能培训,进工矿企业,贸易,旅游产业和第三产业,餐饮和其他安置。

计划,三产业安置20000。

生态移民2.4.2.3有一定的认识市场经济条件或劳动谋生技能,自我就业的城镇移民安置,由市委,市政府和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他们到城市或乡镇企业,这些移民户通过政府引导,利用自己的专长,镇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在企业摆脱依靠职工,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和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城市和农村区,加快城市化进程。

自雇计划到城镇房屋30000人。

2.4.2.4劳务输出安置

计划有序的方式组织了大量的生态移民劳务输出符合条件的沿海和沿江地区安置。输出

计划劳动容纳两万人。

2.4.2.5

教育培训和安置国家采取适当的补贴,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一个年轻的初中学校或教育程度较高的生态移民进入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通过2 - 3年的学术训练或技能训练,劳动技能谋生,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自己的工作。

计划的教育和培训,就业安置1万人。

标签: 奉节县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发展2023年城投债定融

固收标债网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12775631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1312775631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13127756310
微信号:13127756310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