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定融固收文章正文

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都江堰城市规划建设)

定融固收 2023年04月10日 20:46 127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智慧城市的未来前景?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延华智能(002178);银江技术(300020);金智科技(002090);赛为智能(300044);正元地信(688509);深城交(301091);招商公路(001965);千方科技(002373);林洋能源(601222);中国能建(601868);远光软件(002063);恒锋信息(300605);佳华科技(688051);泰豪科技(600590);许继电气(000400);雄帝科技(300546);新点软件(688232)等等

本文核心数据:投资额;市场规模;细分领域占比;毛利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2、产业链剖析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等。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了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中端应用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其中可能涉及的产业类型包含但不限于:设备供应商、通讯的运营商、系统集成企业(结合硬软件)、互联网企业、视频采集产品、信息传输工程定制、存储平台产品、相关芯片制造、投资运营企业(政府或者经区管委会)。

行业发展历程:国家政策助推智慧城市建设落地

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概念导入期、试点探索期加速推动期和融合共生期。发展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全面发展期呈现大规模落地、技术融合、万物智联趋势。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21年我国已有8.4%的城市迈入成熟期,2023年将会有一批城市真正达到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行业政策背景:数字经济、政府治理、双碳目标是重点

国家层面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发展要求。国家层面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当中,数字经济、政府治理、社会民生以及双碳目标是大部分政策的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超万亿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云计算为例,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能支持海量并发、混合云、多云管理等复杂应用场景需求。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表示,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14.9万亿元,并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前瞻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规模为18.7万亿,同比增长25.5%。

2、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增长迅速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开展和推广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受政策红利、社会需求、技术升级等利好因素影响,社会资本不断进入智慧城市行业。据IDC发布的《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规模达200.5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5.88%;2018-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4.18%,至2021年达到301.76亿美元。

注:2021年数据根据IDC往年公告数据核算,届时以官方数据为准。

3、智慧物流成为最大的细分领域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新基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新一轮社会投资热潮。赛迪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智慧电力、智能工业、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物联程度将会持续提升。前瞻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中智能物流占比最高。

4、中国智慧城市成本投入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就如同装修房子,基础建设为“硬装”,从传统的基建上升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赋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智能“软装”。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存在7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政府牵头的BOT模式、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等,整体呈现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等特点。而智慧城市成本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

5、智慧城市建设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

在对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利润率核算上,选取26家智慧城市领先企业的毛利率,涵盖综合智慧城市建设企业、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电网、智慧政务。采用其平均值来反映智慧城市的一个获利能力。按照上述测算法,2015-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利润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宏观经济承压,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毛利率为31%。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利润率下降到30%。2022年一季度疫情反弹,导致毛利率继续下探到28%。总体来说,智慧城市建设成本控制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在企业运营成本和营销成本上进行控制,加强日常行管理、加强品牌塑造、选择合适的营销模式从长远来看均有利于建设成本的控制。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城市建设良好区域具有先发优势

从区域分布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区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广东,原因是广东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建筑业、金融业较为领先,且城镇发展较快,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基础。其次是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智慧城市试点较多。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竞争激烈,这些地区交通产业、工业基础较好,有利于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2、企业竞争:智慧城市建设竞争格局明显

从选取的智慧城市建设的17家企业的2021年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营收及业务占比来看,智慧城市业务为公司重点发展业务的是银江技术、金智科技、延华智能、恒锋信息、赛维智能和雄帝科技。他们智慧城市相关占占总体营收的80%-99%,在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将智慧城市作为主要发展业务的是许继电气、泰豪科技和千方科技,这类公司智慧城市相关业务占比在45%-80%之间,同时他们的营收也相当可观,在30-100亿元之间。

而将智慧城市建设业务作为潜在发展业务的是林洋能源、新点软件、正元地信等企业,这些企业智慧城市建设业务低于40%,正在逐步提升自身在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的竞争力。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慧城市建设将呈现出从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趋势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明显呈现出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各城市和区县蔓延的态势。省级层面,经济发达省份智慧城市产业基础好,数字化意识强,顶层设计理念领跑全国,浙江、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出台数字化发展相关政策,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国内先进地区的新共识;市级层面,各地市结合自身城市建设需求及本土智慧城市企业实力等要素,智慧城市建设将各显特色;县级层面,智慧县城建设将是未来重点。

截至2021年底,我国副省级及以上地区展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为100%,89%的地市级城市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国家级城市群中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2021年进展仅为30%。

2、“十四五”期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将开启“十四五”快速发展新征程。面向2025,让管理者以及企业、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应用,解决城市治理、企业发展、安居乐业的种种需求,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3、未来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智慧城市建设,近些年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根据IDC《全球半年度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相关投资达到228.79亿美元,较2018年的200.53亿美元增长了14.09%。同时,智慧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2022年-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49%,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做?

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这些方面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加快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教育文化服务、智慧服务应用、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智慧交通、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智慧安全防控系统建设、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要建设智慧城市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就要先做到如下几点:

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宽带泛在的互联。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智能融合的应用。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要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谢谢采纳!

有这样一份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足矣 !

智慧城市建设兴起于欧美地区,世界各国都将发展智慧城市定为未来几年的目标。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参与下,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在我国目前已有超过500个城市开展了相关建设。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成熟,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将逐步向数据共享、万物互联、生态共赢迈进。

虽然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究竟什么才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该如何下手,在智慧城市的众多细分领域中又最应该关注什么?

本篇将为大家分享报告《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报告》,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架构、发展背景和整体现状,重点分析了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三大领域的落地应用情况,还研究了国内部分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什么是智慧城市?

“城市”这一概念自原始 社会 末期兴起,经过几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始终围绕人、环境、信息等核心要素展开,逐步完善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化城市运行和治理的一种新模式与新理念,建立在完备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海量 的数据资源、多领域业务流程整合等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必然阶段。

“智慧城市”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但由于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目前尚无统一和明确的权威性定义。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和处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以及时对城市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决策支持,优化城市资源调度,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的网络通讯技术(ICT)架构自下而上包含五层,依次为: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智慧应用层,除基础架构外,还包含建设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和整体现状?

城市发展至今已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由外部建设向内部治理转变。一方面,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伴随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加宜居、便捷、安全的城市生活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同时,在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成功驶入城市建设轨道,并在政府的引领和企业的支持下取得快速发展。

自住建部2012年底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以来,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底该数量已接近600个,其中住建部公布的前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合计达到290个。2017年是我国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第二年,全国已有73.68%的地级以上城市启动了新型智慧城市指标数据的填报。

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已入选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和地区大部分分布在黄渤海沿岸和长三角城市群。山东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最多,为30个,其次为江苏28个,湖南位列第三,为22个。智慧城市试点东西部仍有较大差异,除澳门、香港、台湾外,智慧城市试点数目最少的地区为西藏,仅有2个。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核心,围绕其构建智慧城市生态。围绕以用户为核心的我国智慧城市生态参与者主要包括管理者、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服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

智慧城市的三大应用领域

在政策支持及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例如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商业、智慧 旅游 、智慧环保、智慧能源等。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是目前智慧城市发展中需求最高、落地最快、技术与服务相对成熟的三大领域。

1、 智慧安防

自2015年起,安防行业逐渐引入AI技术,“智慧安防”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智慧安防突破传统安防的界限,进一步与IT、电信、建筑、环保、物业等多领域进行融合,围绕安全主题扩大产业内涵,呈现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大安防”产业格局。

2、 智慧交通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动脉,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体系,是在交通领域充分运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使交通系统在区域、城市甚至更大的空间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3、 智慧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形态,其以社区居民为服务核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全面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智慧社区涵盖社区内部和社区周边的各项服务,社区内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慧物业、智慧照明、智慧安防、智慧停车等基础设施服务,社区周边主要包含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家政、智慧能源等民生服务。

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以政府引领并投入大量资金,企业积极参与以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撑为主。看似已成功驶入快车道的智慧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如何提升经济效益、保障信息安全、实现跨区跨级的信息共享的三大挑战。

展望未来,注重以人为本的“智慧 社会 ”将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未来愿景。同时,随着企业所提供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政府推动和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制定相关数据开放的法律体系,实现数据的跨部门共享。各领域的数据孤立将被打破,并逐渐走向融合。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并非只是运营一个小项目,其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项目规模大、资金投入高等特点都促使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多方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政府组织、产业联盟、学研机构、技术/产品/运营服务商等大批优质的智慧城市参与方互相合作,共同构建立体化的“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开放式物联网平台+大数据云平台+政企合作平台” 产业生态圈。

智慧城市的实施难点有哪些

您好,前瞻经济学人为您提供相关行业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有差异

尽管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但对智慧城市认识有着很大差异,对其的认识还只存在于技术方面,对上层架构很少提及。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也没有涉及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三网融合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思路与模式比较落后。另外,不同地区的相同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图表1:物联网建设主要技术关系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规划不系统

我国许多城市的信息产业比较薄弱,在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制定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也没有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以及政策法规或者标准规范等。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的最大阻碍。而我国也有些智慧城市规范缺乏科学与权威性,智慧城市规划的实行没有进行有效监控。

我国还有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管理的标准以及基础技术的支持,信息共享、数据获取以及更新机制等都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缺少科学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构架以及适用于不同类型城市所使用运行模式。

图表2: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条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技术标准不规范

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标准不规范也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阻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格式没有统一,对数字化发展带来很大不便。而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等在高频领域仍使用国际标准,对于核心的超高频领域,其标准受国外组织控制,若是照搬这种模式需要付出量的专利费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另外,传感器标签成本过高,不利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四)必要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比较晚,大部分城市的物联网建设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懂技术和了解政府流程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难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政府和城市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平台的运行效率与质量。而我国很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缺少的人才,主要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电子科技以及通信类等人才。

二、智慧城市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压力大

根据工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在5000亿到10000亿之间,“十三五”期间,按照各地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仍然会保持大致相当的投资规模。由于各地方财政收入目前普遍面临增长压力,而财政支出规模却不断扩大,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压力将会加大。

图表4:部分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数据应用缺少平台

目前各地方政府纷纷制订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规划,各政府部门自行开发的系统众多,系统间缺乏共同的标准规范,横向整合共享难以深入进行,政务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协作仍然存在困难,大数据对于科学决策的辅助支持不够。

(三)产业拉动效应弱

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都江堰城市规划建设)

现在智慧城市项目绝大部分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在吸引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方面一直没有合适的模式,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产业拉动效应弱。此外,政府主导的信息化项目和社会力量自发建成的信息系统相对割裂,没有很好融合。

这种现状的改变还需通过政府机制、政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吸引企业共同建设运营。只有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政府才能够更多地专注于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标签: 成都都江堰智慧城市运营建设发展2023年债权项目

固收标债网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312775631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1312775631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13127756310
微信号:13127756310添加微信